阅读历史 |

第342节(6 / 7)

加入书签

后,几乎所有的八旗贵族都在北京及周边地区建立了一份自己的产业,而且比自己在关外的产业扩大了数倍,数十倍,有不少人甚致把关外的产业都卖了,全部用来在北京及周边地区置地购业,因此就这么灰溜溜的退回关外去,那么这几年辛苦经营的产业将会全部付之东流,因此不到万不得以的时候,八旗贵族都不会甘心退回关外去的。

当然以目前多尔衮的权势地位,可以强行下令,让清廷退回到关外去,或者是放弃中原之地,但这么一来,多尔衮必然会失去绝大多数的八旗贵族支持,将会在朝中彻底失去立足之地。

现在的清廷,在本质上依然还是部落政治,尽多尔衮权倾朝野,但也必须得到大部份八旗贵族的支持和拥立,才能保持住自己的权势。虽然经过了两次南征的失利之后,由其是发生了北京暴乱、北方频频举旗反正的事情之后,多尔衮在清廷的声望已经下降了许多,有不少以前支持多尓衮的八旗贵族都对他十分质疑和不满,只是一来多尔衮在维护八旗利益这方面,还是做得非常好;二来能够危胁到多尔衮的人,都早被他整下去了,现在的清廷暂时还没有人能挑战多尓衮的地位;三来目前的局势危急,也只有多尔衮才能免强撑得住场面,因此八旗贵族才不得不依然听命于多尔衮,那怕是多尔衮曾经告病辞职,但最后还是不得不把他请出来,让他顶在前面去为大清遮风挡雨。

因此多尔衮也十分清楚,自己根本就没有退路,一但失势,自已决不会有善终,毕竟这些年来,自己得罪的人也不少,还有一些投机份子,他们恐怕都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因此这一次多尔衮也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在中原和中华军决一死战。

在决定出战之前,多尔衮也做好了一个思想准备,如果这一次侥幸获胜,不仅可以保住大清,同时也还能够保住自己的地位,如果败了,那么就索性战死在战场上,也算是为大清尽了忠,总也好过回到朝中,被逼迫而死。至于自己死后大清怎么办,那就管不了了。

当然他的这一番心思洪承畴很难体会得到,而多尔衮也没办法向洪承畴说明白,也只好就这么含含糊糊,否定了上策和中策,直接选定了下策。

不过既使是选择下策,也需要首先放弃徐州。这一点多尔衮到是能够接受,徐州虽然是战略要地,但现在却是孤悬于外,被中华军三面包围,因此就算是要在中原地区与中华军决战,想要强守徐州,显然是现实的,相反放弃徐州,退守到归德、大名府一线,还可以收缩战线,使各军之间的空隙更小,也有利于发挥清军兵力众多的优势,寻找适当的战机,与中华军决战。

另外徐州毕竟只是一个城池,当然远不能和中原,甚致是京师相比,就算是弃守,也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应,因此多尔衮也决定,就把弃守徐州,作为中原大战的开始。

大的战略方案虽然决定下来,但也不是说马上就放弃徐州,一来是因为现在双方并没有进入交战状态,而是各自都在进行着战前的准备,同时清军还有几路人马都没有赶到战场,因此还需要在徐州坚守一段时间。

另外徐州毕竟也是军事重镇,如果冒然不战弃守,也容易挫动全军的士气,而且其他众将说不定也会生出避战之心,能放弃徐州,当然也就能够放弃其他地方,万一造成了连锁反应,各路人马都不战而退,全局溃败,那可就不好了。

因此多尔衮也不敢轻易的做出这个决定来。而是招集随军的郑亲王济尔哈朗、承泽亲王硕塞、多罗郡王瓦克达、叶臣、伊拜图、罗讬、阿济格尼堪等人一齐商议,放弃徐州的计划。

果然,当多尔衮刚一提出放弃时,立刻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对,毕竟打都没打,就放弃了徐州,也太说不过去了。

承泽亲王硕塞就坚决主张寸土不能放弃,一定要坚守往徐州,与中华军力拼到底,致于徐州三面被围的事实,硕塞到也并没有否认,但他的主张却是就应该向徐州增派兵力,以徐州为核心,向中华军发动进攻,解除徐州三面被围的危机。

当然硕塞的主张从兵法上来说,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也更为积极主动,另一方面徐州虽然被中华军三面包围,但并非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东面还有邳州、宿迁、南面有宿州、萧县、北面还有沛县、沣县,实际上还有相当大的一块地区。而且自从南征失利之后,清廷就一直加强徐州的防御,修建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因此如果加强徐州的兵力,也并不是不能守住徐州。不过这样一来,就等于是把清军的战线向前推进,在徐州地区就和中华军决一死战。

当然在徐州与中华军决战,一来是战线拉得太长,而且又是三面受敌,显然是对清军更为不利,但如果是在几年以前,对明军作战,清军或许还能依靠自己强悍的战斗力取胜,但面对的是中华军,除了硕塞以外,无论是多尔衮,还是其他人,也都不认为清军与中华军在徐州决战,会取得胜利。

郑亲王济尔哈朗则认为,徐州是战略要地,虽然现在的局势是不得不弃,但如果就这么放弃了,确实容易挫伤军心士气,至少也应该在徐州抵抗一下,坚守几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