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科举文继母养儿日常 第138节(2 / 3)

加入书签

项,虽不可能一下子想到全部的答案,但是也都是立刻有了思路。

看道最后第二题了,穆二胖还没看到诗题,他心里也忍不住咯噔了一下——时下各种考试的试题顺序都是秉承着由易到难的规矩。

刘学政这是又把诗文题留作最后的‘杀手锏’来为难他们了啊!

为了不影响心态,穆二胖强压住去看最后一题的冲动,转头开始写前头的题。

也就一二个时辰,考试时间还未过半,他就写完了前头所有的题,也检查完毕,确认没有疏漏,总算可以毫无负担的全神贯注来应对那最难的诗题了。

看题之前穆二胖也做了一番心理建设,毕竟他怕诗题太难,自己想不到出处,就无从下手。

也怕诗题太简单,却如前头的‘平仲君迁’那样,一眼看过去,是个读书人提笔都能写,却是暗含陷阱。

深呼吸几次之后,穆二胖看到了最后一道诗题。

题目只有四个字——‘四海同欲’。限用韵脚依旧是很常见的那种。

看到这个题目,穆二胖一时间是没有头绪的。

因为光从这四个字的字面意思理解,大概就是四海之内的百姓的欲望、想要的东西都是一样的?

那百姓共同想要的东西可太多了,比如安定的生活,清明的官员,减负减税,平等的待遇等等。可发挥的空间太大,就成了太空泛不好写了。

而且照着刘学政素来出题的惯性,穆二胖觉得他出题虽然刁钻,却不会出这种假大空的题,所以这四个字肯定是有具体出处的。想到了出处,才能揣度到刘学政真正所指的某个方面。

穆二胖在脑子里自己回忆了一番,一时间只能想到两句诗,一句是‘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另一句是‘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出处’。

前者是写中秋月的,后者是写寒食节的。

不止不怎么应景,而且也只占了这题目里的三个字。

诗文上想不出了,他便想文章里头的,《礼记》中也有一句,是‘礼乐通天地,四海同敬爱’。还是前头的问题,少了个‘欲’字。

看来‘四海同’这个思路行不通,他念叨着‘四海’和‘欲’,搜肠刮肚,总算又想起了一句诗,‘四海欲行遍,不知终遇谁’。这下好了,‘四海欲’三个字有了,‘同’字又没了。

看似简单的四个字,正因为太过简单,涉及的东西实在太多,穆二胖足足想了半个时辰,联系前头刘学政出过的‘平仲君迁’试题,便也把眼前的题目拆成两个字两个字的那种,也就是在脑子里想着“四海……同欲”这样的出处。

这样的回想方式对于脑海中容纳了上百本书的人而言,无异于大海捞针。

而人在静止不动的时候,是最觉得寒冷的。

又过了快两刻钟,穆二胖手上的手炉温度渐冷,脚都冻僵了,总算是想起了一句话——‘四海之内,社稷之中,粒食之民,一意同欲’。

光从这句话来看,刘学政只是截出了话头和话尾,搭在一处,比院试正场的那不知所谓的‘过客不须问,诗在御屏风’截搭来的简单多了。

难点也就是在截出来的‘四海同欲’这个字太过普通,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本来就是连贯在一处的话,从而不去想它真正的出处。若直接出‘一意同欲’,则会比现在简单很多!

这句话看字面意思就非常好理解,就是普天之下,全国上下,上位者对所有百姓都要一视同仁,同样要求。也就是他前头已经想到的‘平等待遇’那一个点。

主旨照着这个也非常好写,尤其是穆二胖很喜欢联系开国皇帝的事迹来写。

他老人家开国时就颁布过一些相关的法例。

虽然用典这种手法上头,刘学政本人更偏爱冷僻、常人不知道的典故。

但如果用开国皇帝颁布的法例来称颂赞扬他的功绩,谁能说用的典故不够好呢?

想到了出处之后又有了思路,穆二胖的神色也没有变得轻松,而是变得有些古怪。

盖因为这句话出自《晏子春秋》。出题之人又同样还是刘学政。

他似乎透过卷面感觉到了刘学政的想法——前头出‘平仲君迁’,你们爱想晏子是吧,我这次就出点晏子的东西考考你们。

这要换个心里承受能力不强的,想到这一层估计得气吐血!

要不说科举考的也是心态呢?穆二胖忍下接着腹诽的冲动,赶紧开始写诗。

最近他都在跟着沈傲霜学写诗,成诗的速度倒是没有变快,但写出来的东西比从前又好了几分。

等诗文写成,穆二胖又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赶紧交卷——考场里实在太冷了,他脚都快没有知觉了。

文人体弱、挨不住冻的不在少数,加上这又只是岁试,所以他交卷的时候考场里头的人已经离开了泰半。

后头等出了考场一瞧,原来是外头又变了天,寒风阵阵的同时,还阴沉沉地下起了雨夹雪。

翠微其他人答卷速度都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