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节(1 / 3)

加入书签

窦句章如愿获得了一对骜郢牙,打算下次出山的时候去寻个手艺好一点的雕刻匠人。徐望和李婉和都简单粗暴地选择了分钱,一人提了一布袋灵石,骜郢身上并没有什么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尹新舟的洗髓丹早就已经提前服下,按理说这次分赃没有她的份,可蒋钧行的汇报却很细致,由于她“帮忙修了一段路加快进度”,算是超额完成预期任务,因此还能从这一次的收获当中挑选一点带走。

不然也干脆全折成钱好了……尹新舟刚打算下决定,却突然鬼使神差的想起了那个如今毫无进展的经验条。

“在仙门里,丹核是不是也能当钱用?”

她确认地问。

“能,但是要校验质量。灵石分上中下品按重量称,丹核的价值就不那么固定,高质量的会特别贵,低等级的又不太好出手。”

徐望回答:“要是没有做过处理的话,兑灵石还容易被压价。”

刚从妖兽当中剖出来的丹核是不能用的,需要将内部的紊乱邪气祛除调整成类似灵石的状态,而这个过程要么耗时间要么耗精力,用金属加工的流程来比喻的话,这还处在矿石原石的冶炼阶段。

不过这就够了。

“最后取出来的那一小块,把那个给我吧。”

她很快做出了决定。

于是很快,那一小块被判定质量粗劣的丹核被交到了她的手中。

除了领取奖励以外还要报损耗,蒋钧行那把剑在这次出山的任务中碎得彻底,填单据的修士表情一脸习惯,直接从桌子下方抽了一把新的出来,长度尺寸正好符合他的使用习惯:“张监院早先让我备在这里了,说是你的剑一准要坏,在你们回山之前还和大家打赌,谁输谁负责扫院子。”

他叹了口气:“张监院果真千机妙算,这可是要扫一个月啊。”

蒋钧行:“……”

实在懒得吐槽张飞鹤,早知这人秉性不安生,没想到是等在了这里,他拿了新剑就要走,有声音远远缀在后面:“下次省着点用啊!”

蒋钧行不甚在意,他为门派赚回来的收益远超损耗,也知那师弟不过是在和自己打趣。之后他打算再顺手去接个什么委托,教习或者出山都好,结果走到半途肩膀就被人拍了一下,他回过头,果然是张飞鹤在挑着眉毛。

“你是真不打算继续突破了?”

他说:“掌门师父都替你急。”

“……”

蒋钧行看着对方。

“所以我请叶同玄帮你起了一卦。”

张飞鹤说:“他说你的机缘就在近期,所以先别急着忙了,就当停下来休息一下吧。”

蒋钧行的第一反应是,他在开玩笑。但玩笑话总不至于还要搬出云镜湖的叶前辈作保,那这浑话里说不定也有那么几分是真的。

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门派内有些事做,暂时最好不要出山,于是他提着那几枚出山带回来的核石,朝着洗剑池的方向走去。

而另一边,尹新舟站在布告牌前,研究着霞山派内部的授课安排。

练剑的场所天天都有人,大部分时候是互相切磋学习;教算学文章和门内规矩的地方也常年有岑老先生顶班,除此之外的课程则几乎都是自选,一副爱听不听的高冷态度。

有不少孩子是六七岁的时候就被选进了山门,这个年龄段有没有开蒙都难说,通识教育要从怎样拿笔练字开始教起。自理能力堪忧的年纪里还需要有人照料饮食起居,门内因此设了个小食堂,能接纳尚未辟谷的年轻弟子。

在这里教学和帮工都有收入拿,像极了后世大学里设立的那些勤工俭学岗位,这个体系当中甚至还有不少凡人的位置,比如提供从山外统一采买进来的瓜果菜蔬。食堂伙食谈不上有多好,但也不至于难以下咽,平均质量比山下高出一截,倘若自己有精力也有兴趣,还可以选择在住处买个锅自己开火。

至于符术、丹药、乐器和炼器,关于此类课程,尹新舟只在布告牌上看到了初级版本,比如“符术汲引”。这类授课最早的在七天后,最晚的要排在数月后,而这好几个月的时间间隔当中,并没有“启蒙”之外的教学。

稍微一打听便知,针对这类知识,门派内向来是秉持着“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般态度,课程内容仅限开蒙,想要学习更加深刻的部分可以自行前去藏书阁寻书看。

当然,倘若是天赋异禀出类拔萃的弟子,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来单独讨教,又或者得了哪一位内蒙仙人的青眼,直接被收作关门弟子——只不过这样的情况实在不算多。

一笔动天地,二笔惊鬼神,想要画符需要使用一种特殊工艺制作的黄纸,所用的材料成分复杂,门内有统一制作和领用的地方,一摞几大张用闸刀裁开,到手之后的每一张都是统一的尺寸和大小。

在咨询过徐望之后,尹新舟用这次出山兑来的勋业换了厚厚一叠,除此之外还要有掺了灵石粉末进去的朱砂。据说这种特制的黄纸能够流通灵力,承载写进符里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