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节(1 / 3)

加入书签

蒋钧行补充了后半部分,当初他自己的剑意外碎裂,之后换上了尹新舟那把应急,原本打算回山门之后就找个机会还给她,结果没坚持两天就又碎了,只剩下了用来回炉的残片。

短短的一句话,岑守溪就猜到了最终结局:“……我明白了,那新舟师妹自便,放在这里的剑都可以随意挑选。”

仓库的剑架上搁着长长短短不同尺寸的铁剑,旁边挂了个小木牌,上书“霞山派第三十一批制式兵器”。和训练用的木剑相比,金属剑明显要更重一些,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蒋钧行按照目测臂长挑了把长短合适的递给她,尹新舟接到手里之后整条手臂都跟着一沉,随后她怀着复杂的心情将这把剑又放了回去。

“还有没有更轻的?”

她委婉道:“这对我来说还是有些不便。”

“……”

于是岑守溪有意无意打量着她的手臂:“新舟师妹,练剑是苦功夫,可要勤耕不辍啊。”

知道了知道了,别念了别念了。

随后她试过了这里的兵器,大部分都不太趁手。按照一些朴素的物理法则,越是轻薄的剑就越容易被折断,强度、韧性和重量这三个需求很难同时被满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爷大妈广场太极时用的表演剑就又轻又韧,可这种配剑几乎没有杀伤力;李婉和用的重剑杀伤效果惊人,但并非每个人都能胸口碎大石的魄力。

“你师父给你的课题内容具体是什么?”

尹新舟摸着下巴问:“要是赶巧的话,说不定我还能等到改良过后的第三十二批兵器。”

“说是只要在原有基础上有一点点进益就可以……”

岑守溪忽略掉“课题”这个描述,很苦恼地回答:“这可是门内延续多年的铸剑法子,即便是进步一点也很难啊。”

这些成品件造型都足够古朴大气,虽然是量产品,但用料配比和锻刀方式都已经有了相当成熟的技艺积累,尹新舟注视着这一架子的剑,忽然想起了一个在现代社会当中很常见的工艺方法。

而恰巧,这个方法在这里也有很大概率能够实现。

“——如果我能帮你完成这个任务,作为交换,你能单独为我打一把剑吗?”

岑守溪的第一反应是,她在吹牛。

他从小立志以铸剑之法入道,跟随姜老前辈修习多年,浑厚的灵力引火能够形成足以熔融钢铁的高温,这是多年如一日的修炼所打下的牢固根基,绝不可能被一个刚刚入山门的天枢境所轻易突破。

可面前这位女修的表情却平静且从容,丝毫不觉得自己说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话。

“你打算怎么做?”

他不禁追问:“你从何学来仙门的铸剑法?”

“并非仙门技法,只不过是凡间的手艺。”

尹新舟诚恳回答:“我大概有七八成把握,未必能一口气就做到完美,到时候兴许还要借助岑师兄的经验,通力合作才能将这个方法完善起来。”

凡间手艺?岑守溪和从刚刚开始就一直默不作声的蒋钧行都在心里暗暗吃了一惊,他们很少主动去了解凡间事,对于山门外的兴衰变迁,大多数修士投注的关注都非常有限。

兴许在他们注视不到的地方,凡间真的催生出了什么精良的铸剑技艺?岑守溪态度将信将疑,但毕竟就算答应了对方自己也不吃亏,于是没怎么犹豫就先应了下来:“若是真如新舟师妹所说,那我就算寻遍了能找到的好材料,也会为师妹倾尽全力打一把好剑。”

“……也不必这般奢侈,我的剑法如何自己心中有数,别糟蹋了好东西。”

尹新舟连连摆手,和对方礼貌推让一回合:“做个轻巧一些我能用方便的就好。”

那是自然,岑守溪拍着胸口保证,若真能成事,自然全听师妹吩咐。

之后,尹新舟要求再去仔细看一看库房里储存的铸剑材料。这些储备物资多是从凡间各处运来,种类丰富繁多,从各色铁矿石到精碳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些硅酸盐和闪锌矿之类的材料。

她在其中翻找了一通,因为种类过于繁多而迅速放弃,直接询问岑守溪道:“你这里有没有一种深红色的斜方晶宝石?或者泛黑却有结晶断面的硬脆矿石,这种矿石周围经常能发现橄榄石……”

“宝石有,矿石也有,但不知道是不是你所要的那种。”

她的描述实在有些笼统,岑守溪干脆从库房深处拖出了好几个大筐,里面装了些开采出来形形色色的矿石:“这些都是你说的黑色矿。”

尹新舟粗略翻了一下,从中挑选了两筐作为目标,打算接下来用排除法来一一测试,如果能够顺利获得铬铁矿的话,通过和硫酸的反应,就能够进一步制备出现代工艺表面镀铬的基础材料——铬酐。

简单来说,她为霞山剑所选定的全新工业路线就是,表面镀铬。

铬是一种具有极高硬度的材质,单独用来铸剑的话会因为材质过脆而不便使用,但倘若将其作为一种表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