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四章 筹备典仪(三)情为何物 下(1 / 2)

加入书签

“住口!你事到如今,仍是不知悔改。

无论是呼延珋轲洛也好、夏卿云也罢,你煞费苦心闹出这么多事端,其实打从一开始根本就是希望铃兰抗旨不尊吧?

你的心思竟是如此险恶,你根本就是想将其致之余死地而后快。”

“不是!不是的!臣妾没有!

臣妾没想过要她死!只是希望她能走得远远的,离开王爷您的身边,再也不与王爷相见。

只要她不在了,王爷便会向从前那样只看着臣妾、只想着臣妾了。

臣妾之所以会这么做,全都是为了王爷啊。”

不知为何,一向处事冷静的俞瑾萱却忽然变得言辞激烈起来。

她似乎已从卫胤宸的言语之中、神色之间,察觉到了她从未见过的决绝。

她还从来没有如此害怕过,而这一次她真的后悔了,真的觉得自己或许做错了。如果她从来没做过这些事情,至少她还是他心中那个能与她匹配的誉王妃,而方才那一瞬间,她只觉她在他的心里已经什么都不是了。

“够了,你本性奸邪,不要拿我当成为恶的借口。”卫胤宸冷冷的说道。

俞瑾萱上前紧紧拉扯住卫胤宸的衣袖,用异乎寻常的情态,几近歇斯底里的高声质问道。

“王爷,臣妾才是您的正妃,可王爷您的心里为什么却装着别的女人!如果王爷要的是别的女人,莫说是宫女了,哪怕她是个贱民臣妾也愿意表现出王妃该有的风范,为王爷将其纳为妾室,可就唯独是她毓铃兰不行!因为王爷爱她!臣妾看得出王爷爱她!

臣妾从十岁时初次入宫遇见王爷的时候,便一直倾慕着王爷。王爷的一切臣妾都知道、都了解。臣妾为了能成为配得上王爷女子,在其他女孩子们还嬉戏玩耍、赏花扑蝶的时候,便将自己关在房间之中勤习诗书、苦学礼乐,二八之年便已书、画、弈棋无一不通、无一不专。我为了能配得上王爷而付出了多少努力?王爷又知道多少?

而她毓铃兰呢?身份不如我俞瑾萱!地位不如我俞瑾萱!样貌、才情她样样都不如我!她什么都没做过!她凭什么能得到王爷的心!”

卫胤宸凝望着俞瑾萱,眸中神色难辨。

沉默半晌之后,才淡淡的说道:“原本那里是有你一席之地的,但现在、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说罢,卫胤宸一甩衣袖,转身迈步出了凉亭。

而俞瑾萱脚下一个踉跄,瘫坐在了地上。

候在垂花门便的芸香见状,连忙上前去扶。

俞瑾萱被芸香搀扶着颤颤巍巍地站起了身来,怔怔望着卫胤宸漠然离去的背影,心如刀绞,却欲哭无泪、欲啼无声。

他说他心中有她,但没人比她更清楚,那并不代表他是爱她的。

她清楚,他的心,她根本就从未得到过。

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已有一天会如此彻底的失去他,失去这个她自少时起便一心倾慕着的男子

卫胤宸回到书房,提起笔来半天没有落笔。

怔愣半晌之后,他强迫着自己恢复理智,克制住他心底里的自私,不要被执念趋势着去作任何多余的事情。

这封信是写给铃兰的,确切的说是写给‘伶兰郡主’的。

卫胤宸尽量的让自己在信中的文字简洁、语气客气。

他在信上告知铃兰,册封大典之时他会与顺亲王卫胤熙一同赴夏国观礼。

他不断的告诉自己,他这样做是只出于礼节。

因为如今在名义上,她是卫国的伶兰郡主,而他是则卫国亲王,他们是兄妹的关系,所以于情于理,他都是该写这封信的。

但只是这样一封简简单单的书信,卫胤宸却总是写到一半,便揉成团丢到一边,然后拿一张纸来重新又写,反反复复,小心措辞。

他怔怔的望着桌面上堆成小山似的废纸团,若有所思。

执笔之手微微一僵,笔下却又有些犹豫了起来。

在后来的这些日子里,他每天都会不断的反问自己。他当时的那份执着与坚持是不是错了,他当时如果选择放弃一切,跟铃兰出宫,是不是眼前的一切便会截然不同。

他还清楚的记得,那日是他约定送铃兰出宫的日子。

但正当他打算去与铃兰汇合之时,却突然接到奉山王陵潜进了刺客的消息。

那些人是王后派去的,他们的使命无疑是要置他的王长兄卫胤玹于死地。

他当时担心王长兄的安危,便忙交待洛香代他去通知铃兰,让铃兰一人先行出宫去,而他打算待办完事后再去找她。

而当他快马加鞭连夜赶到奉山王陵之时,一切却有惊无险。

虽然死了几名镇守王陵的侍卫,但幸得侍卫们都忠心护主,王长兄安然无恙。

可当他连夜回到王城的时候,却听在宫外负责接应的人说宫中下钥之后,并无人出宫。而等他回到宫中想要一探究竟的时候,只见到铃兰托洛香送回来的玉簪,和铃兰根本就没有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