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拾贰(8 / 11)

加入书签

单,叫他派校尉来拿人。”

说完,便上轿要走,轿夫刚抬上肩,只听有人喊道:“停!停!”

停下来一看,是陈定生、吴次尾、侯方域。他们在楼上听得阮大铖的话,大为生气,联袂赶来,要跟他讲理。

彼此虽从未叫应过,却都是认识的,但彼此亦都装作不识。首先是陈定生抗声说道:“我们有何罪过,要派人看守?你这位老先生,不畏天地鬼神了?”

阮大铖十分沉着,“为何动公愤?”他拱一拱手,“请教三位尊姓大名。”

一个个坦然报了名字:陈贞慧、吴应箕、侯方域。

“原来就是你们三位。”阮大铖得意地看一看自己的蟒袍玉带,“下官阮大铖。三位都来认一认。”

看他这副得意忘形的小人神态,吴次尾斜睨着他说:“原来你就是阮胡子!敢莫想来报仇?”

“管他报仇不报仇?”陈定生便来扯住轿杠,“拉他到朝门外,讲讲他素日的行径。”

“不要忙!”阮大铖冷笑,“自然有你们讲的地方。那不是来了?”

抬眼一看,四名着白靴的镇抚司校尉,手持锁链铁尺,一阵风似的赶了来。陈定生将手一松,阮大铖的轿子飞快地抬走了。

“谁是蔡益所?”领头的校尉问。

“在下便是。”蔡益所问,“有何贵干?”

“我们是‘驾上’来的。快领着拿人。”

锦衣卫由皇帝直接指挥,所以锦衣卫镇抚司自称“驾上”,捕人的文书便叫“驾帖”。此时却不曾带驾帖来,只说:“拿陈、吴、侯三个秀才。”

“都在这里。有话过来说。”

镇抚司校尉向来不讲理,也不容人分辩。陈定生的话还没有完,一条链子已经飞了过来,套在颈项上了。

“到衙门里去说!”

三个人都被锁拿走了。正好苏昆生来探望,听蔡益所一说经过,匆匆忙忙赶到锦衣卫去打听消息。

这一案归锦衣卫的仪正张薇管。此人的父亲叫张可大,曾任登莱镇总兵官。毛文龙叛变时,他与巡抚孙元化双双被害。由于这殉国的功绩,张薇被授为锦衣卫千户,积资升到仪正。虽是武官,而且锦衣卫多行丧天害理之事,但这张薇却是出淤泥而不染,平日正直慕义,喜亲翰墨。眼看朝政日非,在郊外修起三间松风阁,正在做弃官归隐之计。就为了周镳、雷演祚一案,马、阮挟仇,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张薇深知其冤,打算相机援救,因而迁延未决。

这时听说拿到三名逆党,不敢怠慢,升堂提人,一看都是衣冠楚楚、书味盎然的人,便叫:“拿报单来看。”

报单上只说:有人结社朋谋,替周镳、雷演祚行贿打点。只看这个案由,心里明白,又是冤屈的案子。

“你们叫什么名字?因何结社谋逆?”

“犯生陈贞慧,南直隶宜兴人。不合在蔡益所书坊选书,并无别情。”

“犯生吴应箕,”吴次尾接着也说,“南直隶贵池人。不合与陈贞慧同事,并无别情。”

“你呢?”张薇指着侯方域问,“你叫什么名字?也是一起选书的吗?”

“不是。犯生叫侯方域——”

“你就是侯方域?”

“是!”侯方域说,“犯生河南归德府人,游学到京,与陈贞慧、吴应箕文字旧交,才来拜望。一同被拿,并无别情。”

“你可曾题过一幅蓝田叔的画?”

“啊!”侯方域想起来了,原来张薇就是张瑶星,便点点头说,“是的。”

“失敬了!”问官向犯人拱手,“前日所题《桃源图》大有见解,领教,领教!这事与你无干。请一边等候。”

“多谢开脱。”侯方域长揖说道,“我这两位知交,原属无辜,并求开释。”

“陈、吴两位,我慕名亦久。待传了蔡益所来,我自有道理。”

于是吩咐“押候”,暂且退堂。侯方域原可恢复自由,但同在患难,不肯独善其身,陪着陈定生和吴次尾,一起被押在锦衣卫。

狱中一住半月,毫无动静,侯方域知道,这是出于张薇的维护。而掌管锦衣卫刑狱的镇抚司冯可宗,也算是良心未泯的人,所以网开一面,不加刑罚。但消息隔绝,吉凶莫卜,这份闷得透不过气来的滋味,也着实难受。

侯方域唯有觅句排遣,一日一诗,没有纸笔记载,寻块石头磨尖了当铁笔,都刻在墙上。刻到第二十天上,狱卒敲敲铁栅围喊道:“侯相公,有你的相好来会你。”

抬眼看时,一张麻脸,正是衔命投书,一别多时的柳敬亭。

“柳老,柳老,”侯方域惊喜交集,“想不到是你来相访,却又是在这里相会!”他又急急问道:“外面消息如何?”

柳敬亭带来的消息很不好,宁南侯左良玉,终于举兵东下。是他的门客胡以宁的献计——为了师出有名,胡以宁假造了系在狱中的“太子”的血书手诏,诏令率师救驾。左良玉亦假作奉诏,设坛而哭,洒血誓师,然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