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522节(2 / 3)
来看他考核,还真是执着啊。
这些人看到牛局长和向南等人过来了,连忙让开了一条路,一个个脸上都带着笑,倒是没有人打招呼。
向南路过的时候,也朝他们笑着点了点头。
对于这些人,他心里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或许都是文物修复师的原因,他能感受到其中大部分人身上的那种简单和纯粹。
或许是因为长时间待在修复室里修复文物,文物修复师基本上很少和外人接触,除了极个别有野心的人,大多数人的心思还是很简单的,没有那么多的勾心斗角,也没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
他们之所以从事这一行业,一方面是为了养家糊口,另一方面,更多的还是因为自己热爱这份职业,愿意投身到挽救华夏古代文明的事业中来。
向南跟在颜文聪的身后,一路走过去,很快就走进了修复室里。
一位工作人员见向南等人都进去了,便打算把门关起来,免得这些修复师影响了向南考核。
向南瞥见之后,连忙拦住了他,笑着说道:“开着吧,没关系的。”
有没有人围观,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太大影响,之前公布向氏“珠联璧合”古书画修复技术时,面对的人更多,他都没有紧张过,更何况现在?
但对于这些修复师们来说就不一样了,也许多看一两眼,没准还能学到一两手修复技巧呢。
什么是假腹豆
“来,向专家,我先来给你介绍一下。”
在修复室里,有三位老人正站在里面,牛局长先招呼了一声,然后对向南笑道,
“这三位都是青铜器修复老专家,这位姓马,这位姓何,这位姓钱……三位老专家早就已经退休了,原本修复师等级考核的事情他们是不管的,不过,听说是专门给你开的考核,三位老专家都自告奋勇地跑来了。”
“三位老爷子好。”
向南赶紧走上前去,规规矩矩地朝三位老专家行了一礼。
“呵呵,不用这么客气,我们早就听说过你了,小伙子不错,有天赋,是咱们华夏文物界的福气啊!”
马老专家顶着一头雪白的头发,一副慈眉善目的样子,他看着向南,笑呵呵地说道,“我们三个老头子就是想过来看看你,你也别太拘束了,那咱们现在就开始考核吧。”
向南笑着点了点,“行,听您的。”
文物修复师等级考核,分为两部分,第一部 分是考察修复师的专业知识储备。
对于文物修复师而言,专业知识储备远比高学历更重要。
事实上,近些年来,先后进入了各大博物馆文物修复岗位的一大批新生力量,大多都需要经过文物保护、历史、考古、化学、物理、艺术等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培养,等到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文物修复行业科学化、规范化的发展需要后,才会真正开始跟着文物修复师们进行实践体验和经验的积累。
当然,文物修复师等级考核需要考察的,自然不会是这些基础而又浅显的知识,而是更加深入的专业知识。
比如说,在青铜器修复师的等级考核中,修复师不仅需要了解这些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诸如青铜器纹饰的时代特征。
众所周知,华夏各地目前出土的各种青铜器上,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纹饰,但青铜器身上的纹饰并非是随意刻画的,它是反映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观念形态。它作为装饰艺术,和器物造型也是统一的、协调的。
青铜器的纹饰,在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特征。
商代前期,青铜器一般是光素无纹;而到了商代中期,青铜器的纹饰只有一层,即平花;西周晚期时,青铜器的纹饰主要以环带纹、鳞纹和瓦纹为主;而战国晚期到汉代这段时间,青铜器器身上大多是素面。
除了纹饰之外,还有一种是青铜器铭文。
青铜器铭文,又被称作“金文”、“钟鼎文”。青铜器的铭文也同样具有特定的时代特征。
比如说,商代前期的青铜器大多数都没有铭文;商代到春秋时期的铭文,一般都是铸字;战国时期的铭文大多是刻字,内容则以记载做器工名、器物的所有者以及使用地点等为主。
还有一种铭文,是“后刻字”,也就是战国时期的青铜器,一直到了汉代才刻字,另外一种就是,将青铜器上原有的铭文磨掉后再刻上铭文。
以青铜器器身上的纹饰和铭文,来大致判定器物的年代,是青铜器资深级以上修复师必须掌握的。
每一个类别的文物,实际上涉及到知识并不只是局限在某一方面,而是涉及到历史、文化、社会形态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也就要求了文物修复师必须博学,否则的话,连一件文物的基本情况都说不清楚,别人怎么可能相信你能将它修复好?
就好比华夏国家博物馆里珍藏的那一件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它出土时剑身弯曲成近似九十度,如果文物修复师不懂历史,不知道这件青铜剑文物,实际上涉及到当时的一种葬俗叫“毁器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