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我为国家修文物 第872节(2 / 3)

加入书签

着他也挺老实的。”

老实?老实人就不做古董买卖了。

现如今的古玩市场,早已经变得乌烟瘴气了,老实人在里面估计连饭都赚不到吃的。

向南没有说话,继续埋头吃饭,不过速度快了很多。

三下两下将餐盘里的饭菜吃完,向南又将碗里的猪肝汤喝光,伸手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这才抬头看了宋晴一眼,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道:“走吧,去看看那些瓷器残片。”

“哦。”

宋晴轻声应了一声,也赶紧站起身来,跟在向南的身后,朝食堂外面走去。

向南一边朝前走去,一边转头问道:“对了,你那些瓷器残片现在都放哪儿呢?”

宋晴说道:“就在你办公室茶几上,我来的时候就带过来了。”

“哦,那就好。”

向南点了点头,之前只想着看看这些瓷器残片是不是真的北宋定窑瓷器残片了,倒是忘了问它们在哪了,幸好宋晴已经把它们带来了,要是这些瓷器残片都还在宋晴的家里,那自己不还得跑到她家里去?

进了办公室,向南一眼就看到了休息区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摆放着一个大箱子,开口处用透明胶带层层包裹,封得严严实实的。

“你先坐吧,要喝茶的话,自己去泡,茶叶在我办公桌上。”

向南转头对宋晴说了一声,自己却是来到办公桌后面,打开抽屉翻找了一下,找出了一把小剪刀来。

他拿着剪刀将封住箱子的透明胶带剪断,然后将箱子打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层厚厚的白色泡沫塑料。

向南将最上面一层的泡沫塑料拿下来后,就看到了下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片片形态各异,造型不一的陶瓷残片,光是这一层,就足有四五十片瓷片,很显然,这箱子里肯定不止一层,那总数加起来,起码也有两三百片瓷器残片了。

向南扫了一眼,发现这里面大多数都是白釉瓷片,只有少量的黑釉瓷片和紫色瓷片。

他伸手拿起一块白釉瓷片仔细看了起来,

北宋定窑瓷器的鉴定,往往从两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来进行判断。

第一个特征就是“泪痕”。

泪痕是指器表的流釉现象,定窑瓷器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泪痕现象仅见于北宋定窑瓷器,唐至五代定窑瓷器并没有这一特征。

北宋早期,定窑采用正烧,瓷器流釉方向自口至底;北宋中期以后,定窑创造了覆烧的技法,流釉方向自底向口。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个别定窑瓷器的泪痕方向为横向,形成原因目前还不明确。

第二个特征则是竹丝刷痕。

在定窑碗、盘类器物的外壁上,经常可看见细密如竹丝的划痕,这些划痕是器物初步成型后旋坯加工时留下的,当然在其它窑口的器物外壁也可见到旋坯痕,但不如定窑的纤细密集。

当然,除了“泪痕”和“竹丝刷痕”两个特征之外,定窑瓷器还有其它一些特征可以相互印证考究,比如定窑瓷器的胎骨较薄而且精细,颜色洁净,瓷化程度很高,而且釉质坚密光润,玉质感很强。

此外,定窑瓷器,特别是碗类器物,大都有些变形,若是完好器,将器物倒扣于桌面,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特性。

原来你是馋我老爸做的菜

“嗯,还不错,这些倒真是北宋定窑瓷器残片。”

向南随意从箱子里拿了几块瓷器残片仔细看了几遍,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一下,倒是轮到他感觉有些吃惊了。

他抬起头来看了坐在对面的宋晴一眼,一脸奇怪地说道,

“看来你的运气倒是真不错,到一个陌生地方的古玩市场里转一转,居然还能收到这么多真的北宋定窑瓷器残片。你碰上的那个老板,看来还真是个老实人。”

“是吧?”

宋晴笑得两只眼睛都弯成了两条小月牙,她一脸得意地说道,“听说,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事实上,这一箱子北宋定窑瓷器残片哪里是鹿城古玩市场里淘来的?这是宋晴耗费了不少时间,托人从定窑主要产地保州市那边的收藏家手里高价收购来的。

当然,这种事自然不能让向南知道,要是让向南知道自己是为了他而刻意去收集这些古陶瓷残片,岂不是要羞死人?

只不过连宋晴自己也没有想到,向南居然这么好“骗”,自己随口这么一说,他居然就真的相信这些北宋定窑瓷器残片是从鹿城古玩市场里收来的。

“多笑一笑,确定挺好的。”

向南随口应了一句,又低下头来看着手里的这块北宋定窑瓷器残片。

定窑的胎质薄而轻,胎色白色微黄,较坚致,不太透明,釉呈米色,施釉极薄,可以见胎。

定窑白瓷之所以白中泛黄,主要是因为在烧造瓷器时所用的燃料是煤,因此瓷釉中含有微量的三氧化二铁,导致定窑白瓷呈色中带有黄味,釉色柔润透明,被称之为“象牙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