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切实减轻企业额外负担(1 / 2)
过了几天,东华市工商联通知一些知名企业老板参加一个赈灾方面的会议。
会上,市领导通报了灾区情况,说道:“目前面临的困难比较多,既差钱又差物资”。
东华市工商联主席情绪激昂地鼓动道:“面对百年难遇的大灾难,作为有良知和责任的企业家,在危难关头,要挺身而出。我提议,你们每家企业再来个100万,为我市受灾群众献爱心!”
马副市长接着说道:“希望在座的企业家能再次伸出援助之手,我代表灾民和市里衷心地感谢大家!”
听着二人一唱一和,在座的许多人面面相觑,会场陷入寂静之中。
不是企业家和老板们不愿意捐,实在是太频繁了、名目太多了,就算赢利厉害的企业也招架不住。
看到长时间冷场,东华市工商联主席没有了笑容,绷着脸说:“我们只是倡议,请大家发表意见。”
此时,东华市经纬房地产公司的潘总先开了口。他原先是北方人,过去从政,后来下海经商到了南方,目前在东华市从事房地产开发。
他性情耿直,此时站起来说道:“作为企业,回报社会是应该的,但你们要弄明白,作为企业,按时纳税、安排就业人员,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你们每次有困难,都叫企业支援和捐助,可企业有困难了去找谁?你们给企业找过市场吗?开过绿灯吗?”潘总越说越激动,声音也越来越大,并列举了很多企业面临的困难。
眼见偏离了捐款主题,马副市长急忙打断了他的话:“这些问题向主管副市长或市长反映过没有?你的意见我会汇报给市长的。”
潘总的一番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有个建筑企业老板说道:“民营企业如果挣了一元利润,最多自己只能用五毛,剩余的五毛要用来红色支出(慈善)、灰色支出(请客送礼)、以期望企业能有更大的发展。”
说着说着,眼看快到中午了,除了个别企业当场进行认捐外,许多企业都以回去商量商量为由离开了。
二天后,东华市府办公室通知了50多家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开会,说是“县市长、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等市级领导将广泛听取企业老板的意见。”
王子健也参加了这个会议,会后他觉得企业说的是实事,领导讲的是政策,各持已见,最终并没有多大效果。
后来,迫于压力,有些企业还是进行了二次捐款,其中有些还是组织员工捐的。
王子健所在的公司,有人也劝他组织一次员工捐赠,他进行反对:“算了,现在公司经济效益不是很好,人心本就不稳,免得员工思想又起波动。”
张峰如果没有听到王子健的反映,根本不知道东华市民营企业居然要经受这么多额外费用的支出。
当然,他不能直接进行插手干预,考虑一番后,便决定召开一次东华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会议。目的是高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更有效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要求各地“放”出新活力、“管”出好秩序、“服”出高效能。要拉高标杆、对标一流,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更大力度推动“放管服”改革走深走实,确保营商环境上新水平、企业活力得到新提升。
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东华市的环境污染相对严重。随着人们意识的提升,同时国家对环保工作越来越重视,于是东华市也开始了环保整治工作。
张峰和施东城相继在动员治理会议上提出要求后,为防止出现停产迎检、虚假整改等现象,张峰要求环保整治督查采用无缝衔接的工作方式,所有节假日及双休日均要进行检查。
同时为保证检查的临时性和随机性,东华市督查组需减少与各区县市环保部门接触,尽量独自走访各企业、手工作坊和施工地,现场调查生产环节治污措施是否合规、是否达标排放,不与企业扯皮,直接将情况记录、总结、反馈至市督查办公室,进行核实后,具体问题再交办给各区县市进行整改和处罚。
为了表示重视和支持,张峰也参与了其中一个督查组。
这种督查根本不可能做到前呼后拥的视察与指导,其实就是微服私访,进行暗访和突击检查。
督查组到达企业后,各组员分头行动,直接前往各产污、排污点拍照,然后与之前已经取出的企业相关手续对照,判断手续和现场是否相符,将情况填写进相关表格里,直接上传到东华市环保整治督查办公室。
说实话,张峰发现这些督查人员展示出来的迅疾步伐和无孔不入的拍摄手法令人惊叹,仿佛不是在做环保督查,更像是在犯罪现场取证。
张峰看到这些组员不仅拍了照片,甚至还有人负责全程录像,便表示疑惑。
督查组长解释道:“张书记,全程录视频是我们执法的标准程序,不仅能自证清白,同时在反申诉的时候,也会是有力的证明材料。”停了停,继续说道:“不仅是反申诉,后边还需要我们如何反追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