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节(2 / 3)

加入书签

“你会拼了命去喜欢一个人,其实是因为你拼了命也忘不了他。”她停顿片刻,“这个道理,我想,你懂。”

贺晖心底那点微弱的光芒彻底熄灭了,他缓缓地松开了手,垂落回身侧。

“是,”他痛苦地承认,“我懂。”

苗小青伸出手,拍了拍他的手臂,“保重!”

她说完,转身进去。

贺晖的身体靠在车门上,目光出神地望着那扇门,手伸到口袋里摸出打火机和烟,抽出一支点上。

作者有话要说:

贺晖,还有人记得他吗?最后一次出现了。

苗小青回到家,逃似地打包行李回了学校,继续过她朝九晚十的生活。

过完年,她收到了gordon research nference(简称grc)会议组织者的邮件,今年七月份在瑞士举行的关联电子系统会议,她的参会申请通过。

苗小青登陆网站完成会议注册。注册费还真是贵,她那点经费着实让她肉疼了一把,但是两年一次关联电子系统会议,交流的都是最新的研究成果,贵也很值得去。

会议前,她收到了电子档的progra,打印出来后,她把要听的报告都圈出来,grc会议上很多是没有发表的结果,她优先圈没有发表的。

勾了两页,一个熟悉的名字赫然进入她的视线——

ran cheng。

不一定是程然,也有可能成苒,她连忙往后看——

california stitute of technology。

她的心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起来。

她连美国的几千人大会都躲开了,却没想到在这个只有一百来人的欧洲小会上即将遇到他。

这次的会议只有一个会场,三天时间,同一间酒店吃住开会,遇到是必然的。

会议邀请的都是领域内举足轻重的人物,苗小青本来没资格参加,是走了黎若谷的后门,才通过了申请。

而程然是被会议组织者邀请去做报告的。

在理想中,只要她足够努力,假以时日,他们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残酷的现实是,程然工作一小时能抵上她五至十小时,所以不管她怎么努力,时间越长,他们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十几年前,她还能跟他同在一个办公室,现在她勉强能跟他在同一个会场,十年后,可能她连远远看他一眼的资格都没有了。

苗小青按住额头,脑子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现在还能亲眼看到他,对她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她收起思绪,发信息让秘书去办理签证和其他手续。

这学期,她最满意的一个学生周远毕业,忙完他的毕业论文和答辩,暑假也到了。

七月底,她从北京飞往苏黎世。下飞机后,在苏黎世中央火车站转乘火车,一个半小时到达位于伯尔尼东南方的小镇。

会议开幕晚宴上,科维里理论物理研究所的leon balents在台上致辞,他是会议的组织者之一。苗小青对这位顶级大佬的名字相当熟悉,他是杜弘在ucsb的老板。

杜弘跟程然同一个方向,合作也多,因此在那个时期,这位大佬的署名经常和程然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上。后来杜弘去了斯坦福入职,才渐渐没有出现了。

这是美国的理论物理关系圈。苗小青虽然跟程然失去了六年半的联系,但只要有程然署名的文章她都会去找来看,即使是不怎么重要的工作,署名排在很后面那种文章,她也没漏下。

因此在晚宴上,她立刻认出几个跟程然关系不错的物理学家。

程然现在也能被称之物理学家了,不再跟她一样,只是一个物理工作者。

一百多个人很好认,而亚洲人才二三十个,但是她没有找到程然。

苗小青跟两个人中国人坐在一起,晚宴前互相介绍过,一个来自港科,叫陈敏;一个叫王珈宏,来自复旦。

国内强关联领域的圈子很小,随便一聊,老板之间都是熟人。尤其陈敏,跟徐浚还是同一所学校。

这两人也就完全没顾及苗小青,讨论了一会就开始八卦。

搞物理的共同点,最热爱的是物理,其次是八卦。

苗小青边吃边听他们聊着圈子里几个认识的人,正听得津津有味,一个名字钻入她的耳朵。

“听说程然在申请大千人,他不会准备回国吧?”陈敏说。

“咣”的一声,苗小青的餐刀磕在盘子上,两人都停了八卦,看向她。

苗小青冲他们抱歉的一笑,心里暗自懊恼,怕这两个人不聊了。她也加入了八卦,“程然在caltech应该已经tenure了吧?还回国干嘛?”

“就是tenure才回国啊,”王珈宏说,“34岁的大千人,啧啧——”

“也未必评得上啊,”苗小青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