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十三章摄影师贝聿铭(2 / 2)

加入书签

防波堤而存在。应该是一个很前卫很现代的建筑。”

“好!”黄昏击节叫好,说:“礁石、海浪、防波堤,好理念。就这么办。”说完,他紧紧握住贝聿铭的手,目光热切:“老贝呀,等影片拍摄完毕,你能不能帮我设计这座饭店?”

“我现在是摄影师。”

“为什么不挑战一下自己呢,你不是一直想干建筑设计吗?”

“好,下来我试试。”贝聿铭大为动心。毕竟。他本来就是作为建筑设计师而来到这个世界的,至于现在为什么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这大概只能用“上帝的心血来潮”来解释吧?森林里有两条路。贝聿铭走的是另外一条。现在,黄昏让他回到。然后指着另外一条路说“这边有不同的风景,为什么不去看看?”

除了黄昏,没有知道,一个震惊世界的建筑大师就要横空出世了。这一年,贝聿铭已经五十出头,大器晚成。

贝氏的第一部作品就是黄昏文化公司的岩礁酒店。这件作品为老贝带来了一系列的荣誉,当年中国最佳建筑。

不过,这座酒店仅仅停留在二人的口头上面,连图纸都还没一张。

一切要等到南京,1937拍摄完毕。

投资了这么多钱弄出几座高炉仅仅为拍摄一部电影,想起来就是一种浪费。黄昏修建这座高炉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为恶心一下扬子集团的那个高尚住宅小区的开发计划。据反馈回来的消息说,自从自己这里开始轰轰烈烈进行重工业建设以来。扬子集团的那个房地产计划就出了大麻烦。房子根本就卖不动。

房地产行业本就是一资金密集型产业。一个地产项目动辄上亿,多的甚至几十上百亿。无论多大的公司,如果单纯靠自己的流动资金,是无法驾驭的。

在房地产项目立项之前,地产公司早就和银行商谈好,由银行提供必要资金支持。地产商用土地和不动产作为抵押,一边建设一边销售。等房屋建好。贷款也同期还完。

说起来很简单,其实是一条很脆弱的资金运作环节。只要这条链条其中某一环出了点问题,整个计划也就完全断裂。

黄昏这几座高炉一建,扬子集团的房地产立即卖不动。一卖不动,资金立即出了问题。银行那边的还款计划却不得不继续应酬。杨之远没有办法,只得调用集团账面上的流动资金来填补这个漏洞。再后来,随着工程的全面展开,资金问题愈发严重。迫不得已。扬子集团只得在资本市场上大量抛售股票套现。

市值上百亿地股票来势凶猛,资本市场一时消化不了。连带着相关证券也纷纷缩水。为了继续变现,扬子集团在回购了部分股票之后,又开始抛售。一买一卖,勉强持平。(手机阅读。)待市场失去警觉,突然跳水式全砸了出去。恐慌性抛售弥漫着这个资本市场。一月之后,股市突然进入大熊期。股民损失惨重,扬子集团损失惨重,房地产行业损失惨重

风起于青萍之末。

黄昏没有想到,这一次的地产项目的全面萎缩居然源于自己这部电影。

不过,实惠却是实实在在的。建筑材料价格一跌再跌,高炉的造价一再降低,让黄昏乐得合不拢嘴。

他已经和红光电子厂说好,这几座高炉将来要做酒店。因为家属区的土地属于工人,黄昏干脆就开出条件,土地作为股份分参股酒店,每个工人都有股份。其中,黄昏占百分之五十一,工人们占百分之四十九。

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既让工人们得到实惠,又解决了部分职工的就业问题。政府很高兴看到这和谐的一幕,大笔一挥,同意黄昏提出的这一资产重组计划。黄昏还像向上海市委书记拍胸口说,在未来三年内,他愿意为一万工人提供工作岗位。

牛皮是吹了出去,走一步看一不。看来,将来要开发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

在这一系列强力手段之下,扬子集团只得无奈地吞下这一苦果,眼睁睁地看着那几栋高炉平地而起,刺眼地炫耀着它丑陋的身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